九游大话西游新区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九游大话西游新区 > 新闻动态 > 法国特种部队

法国特种部队

发布日期:2025-05-22 12:39    点击次数:144

从“外籍军团”到“空降突击团”

法国特种作战部队历史悠久,其前身“外籍军团"是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于1831年征战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时下令组建的,后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军陆战队“空降突击团”。

这支特种部队的隶属关系很特别。不属海军建制,而属陆 法国特种

军战斗序列。该部队编制兵力1000-1200人,有地面、海上、空 部队的外籍

中3个突击大队,大队下设中队和小队,其基本战斗单位是编军团士军有20-25人的小部队和编有3-5人的特别行动小组。

“空降突击团”配备有现代化、轻型化的武器装备,其机动工具、攻击兵器和单兵装具等配套齐全,可遂行各种特种作战任务。

他们的训练是严格的,特别是体能训练和生存训练可以说是极为“残酷”。体能训练强度非常大,例如,负重130公斤在沙地或泥泞地行走,并要在规定时间内走完9.6公里的路程。为了适应特种作战,往往把受训人员置身于深山老林、荒原沙漠,暴露于烈日酷暑之下,冰天雪地之中,并常常处于孤独被困、饥寒交加、昼夜无眠的境地,甚至还把其成员空投到有毒蛇巨蟒栖息的地方,使他们感受野外生存的恐惧和痛苦,从而磨炼意志和耐力。经过各种条件下适应性训练的突击队员,在需要时都能随时奔赴

世界任何地区担负作战任务。

“空降突击团"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和数次殖民战争以及海外军事干预行动,特别是在1978年协助扎伊尔军队反击苏古雇佣军和1994年协助卢旺达政府军反击反政府力量的海外干预行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在海湾战争中,海军陆战队“空降突击团”,对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基地、防空设施和坦克部队集结地等重要目标实施了长时间、大纵深、宽正面、连续性的跟踪式侦察,获取了伊军的第一手情报,为多国部队顺利实施"沙漠风暴”作战行动提供了良好的侦察保障。

2专门从事反恐怖的“黑衣人”

法国有一支专门用来从事反恐怖活动的特种突击队,不仅在欧洲,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的。这支突击队的队员在执行任务时身穿黑衣黑裤,头戴黑色钢盔,脸涂黑色油彩,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黑衣人”突击队。

这支反恐怖突击队自创建以来,先后在国内外执行各种反恐怖任务达250多次,成功地营救出450多名人质,战绩卓著,令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胆战心惊。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杰出表现,赢得了荣誉和赞扬,成为世界特种部队的后起之秀。

1972年以色列运动员在慕尼黑第20届奥运会期间被巴勒斯坦恐怖组织杀害,这使西方国家感到十分震惊;1973年,沙特阿拉伯王国驻法国大使馆遭到恐怖分子袭击,又使法国政府感到大失脸面。这一系列的事件促使法国政府决心尽快组建一支精干的反恐怖特种突击队。于是,在1973年11月3日,法国专门用于反恐怖的组织-“黑衣人”突击队亦即国家宪兵干预队宣告正式成立。

这支突击队法文缩写GIGN,直接隶属于法国国防部领导,但实际上又有很大的独立性。起初这支队伍仅有15人,编为3个小组,每组5人。1976分队编有2个5人行动小组、1名小分队指挥员和1名军犬员。年,干预队扩大到40人,2名军官,编成3个突击小分队和1个本部,每个小

国家宪兵干预队成立后,便在世界反恐怖斗争中崭露头角,频频出现在反恐怖的第一线,取得一次又一次反恐怖斗争的胜利。

1976年2月,这支突击队队员乘飞机远航到非洲东部的吉布提,前去执行营教被索马里恐怖分子劫持的30名法国儿童。他们以高超的作战技能,消灭了所有恐怖分子,取得了仅有1名儿童中弹死亡、其余儿童全部获救的

量佳战果。

1981年5月2日,一架从爱尔兰飞往伦敦的波音737客机被一名恐怖分子劫持,要求飞往伊朗,因油料用尽,紧急迫降在法国北部的一个机场。国家宪兵干预队的16名突击队员受命前往营救。突击队员们利用机场救护车转移劫机者的视线,在夜幕下从潜伏的草丛中一跃而起,兵分两路闪电般地从舱门和飞行员通道同时冲飞机,没等劫机者反应过来,就将其降服,炸箭包被飞快地扔出机舱。就这样一枪未放,滴血未流,一起严重的国际劫机事件被成功地粉碎了。

1984年,国家宪兵干预队编制为54人,其中军官4人,军士50人,编为4个突击小分队和1个本部。

20多年来,法国国家宪兵干预队在世界反恐怖活动中,所向披靡,战果累累,经历了几百次反恐怖战斗,解救了大量人质,而自己却无一人阵亡。这在世界各国的反恐怖特种作战部队中是绝无仅有的,不能不说是世界反恐怖历史上的奇迹。

只不同凡响的“铁矛”

1985年11月,法国成立了一支突击部队。这支部队一共只有384人,编或4个突击组。其成员均为军队中选出来的优秀分子,具有各项技术及战斗专长。其中包括48名执行海上任务的战斗蛙人。法国人称这支部队为“世界上最小但威力最强的铁矛部队”,它可以随时奉命出动,担负任何地点、任何任务的突击行动。

为了不负其“铁矛”之名,这支突击队所使用的都是军中最精良的装备,量轻质优,火力强猛。例如它所用的新式武器FAMSA 自动步枪,仅3.95公斤重,但每分钟可发射1200发子弹,是一种最新式的现代化武器。它配备有防毒面具等特殊装备,可以进行化学战。

除了装备精良之外,这支突击队的训练也极其严格。其成员必须能游泳、跳伞、射击、拳击、随机应变,更重要的是能吃苦耐劳。为此,突击队员必须接受两种特殊考验:一是在法属圭亚那森林沼泽中行军演习,忍受瘴气、毒蛇、吸血蚂蟥、食人鱼等的侵袭。二是在大沙漠的烈日下进行行军训练。每人背负15公斤的装备,每小时步行10公里。包括用

法国"玛 餐在内,6小时须走完40公里,36小时

斯”突击步 须走完 100公里。一年365天中,将用250天从事这类训练。

枪 突击队的工资待遇比一般部队优厚。但他们所接受的训练

及所付出的血汗代价,却远超过他们所得的酬劳。年轻人之所以愿意吃苦卖命在此部队中服役,主要是为了从事这项工作的荣誉感及面对法国所遇到挑战所产生的使命感。

目击特警队

在法国埃松省比埃佛市有一座古典格调的城堡。这座城堡是当年法国赫赫有名的路易十四国王送给其爱德拉瓦利埃女公爵的礼物,如今则成了法国特警队(RAID)的营地。队员在这风光秀丽的圣地中进行各种

最苦的训练。

RAID是法国特警队的缩写,它代表4个法文单词,这4个词的意思是:接索、救援、干预、威慑。它组建于20世纪80年代,归法国内政部直接指挥。特警队共有80名队员,有的是从法国各警察学校中的优等生中精选出来的,有的则是从在职优秀警察中精选出来的佼佼者。首任队长昂杰·芝西尼是法国警方在反恐怖活动中屡建奇功而使恐怖分子闻风丧胆的风云人物。

清晨,天刚蒙蒙亮,队员们就开始在城堡花园里跑步,进行强化体质的锻炼,通常要跑上四五公里。跑步结束后,队员立即进入健身房,进行强化肌肉的训练,每个队员必须完成指定的运动量。运动量大得惊人,常人难以忍受。练完后,队员已是大汗淋漓。

早餐后,队员们分组进入格斗场,进行各种擒拿、徒手格斗和肉搏的训练。除此之外,队员们每天必须进行远距离和近距离目标射击训练,以及选择性的攀岩、徒手爬墙、深水下潜、跳伞着陆、爆破和排除爆炸装置、现代通信工具的使用等训练。

每个训练项目都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射击训练,要求队员在一阵急跑后,能将50米外突然闪现的球形靶标一枪击倒。另外还要求队员能击中30米远的小如5法郎硬币的微形靶心。

空降训练是特警队重要科目,每个星期三都要进行专题训练。因为直升机是特警队进行突击行动的最佳运输工具,它机动速度、使用灵活。特警队装备了数架先进的直升机,驾驶员均是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飞行老手,其驾驶技术高人一筹,能驾机擦着树梢呼啸而过,也能将飞机悬停在两棵树梢之上。

训练方法是,队员乘坐直升机突然降落在“恐怖分子"占领的建筑物顶部,像天兵一样钻出,抢占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对“歹徒”发起攻击。这种方法在实战中非常有效,能给恐怖分子强大的心理震撼。RAID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飞天特警”。

在无特殊训练的情况下,每天下午队员们还要学习心理学、战术理论、各国警察反恐怖行动成功与失败的战例分析等课程。严格的训练使队员个个成为英勇善战的勇士,但队员们并不满足于自己是只知搏杀的一介武夫。他们非常注意理论学习,提高技、战术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斗士。

特警队还十分重视利用先进设备来提高训练、实战效果。次模拟训练和实战后,都要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输人电脑。然后,全体队员一起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的意见。

严格的训练使特警队员们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为他们在充满凶险的反恐怖战场上驰骋搏杀奠定了基础。

1987年 7月24日,一架DC-10客机从刚果飞往法国,机上有 148名乘客和15名机组成员,其中有64名法国人。

飞机自清晨6点50分起飞,一直平稳

飞行。当飞至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市上空时,突然,一名男子掏出手枪,冲进驾驶舱命令机长改变航向,飞往黎巴嫩首府贝鲁特。说着,又解开上衣钮扣,露出绑在腰间的炸药包。歹徒威胁说,如不服从他的命令,立即引爆炸药,与飞机同归于尽。

劫机者名叫阿里·哈桑·哈里里,是黎巴嫩什叶派狂热教徒,曾有过恐怖

波被法国当局逮捕的黎巴嫩恐怖分子头子阿卜杜拉。 犯罪的前科。他此次劫机的目的是以64名法国人为筹码,逼迫法国政府释

机警的机长借口燃料不足,飞不到贝鲁特。阿里不知是计,只得同意在日内瓦降落,待加油后再飞往贝鲁特。

上午8时许,DC-10缓缓地降落在日内瓦机场上。

瑞士当局得到消息后,立即与法国当局进行了联系,同时派出警察将飞机团团包围起来。1个小时后,身负重命的RAID特警队抵达现场。

特警队首先派出几名狙击手占据机场上的有利地形,严密监视机舱内的动静,寻找射击的机会。另有一些特警队员则穿上机场工作人员的服装,暗带手枪,装扮成机场工作人员,佯装给飞机加油,伺机出击。其余的队员则利用先进的探测设备,确定歹徒在飞机上的位置和活动情况。

一切准备就绪。然而就在突击队员们将要发起攻击时,一个意外事件发生了。歹徒因一名青年企图反抗而将其枪杀,机舱内顿时乱作一团。一些乘客打开4个急救舱门,准备逃生。这是进入机舱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就在舱门打开的一刹那,早已埋伏在飞机四周的突击队员一个个如饿虎扑食般地冲进机舱。还未等歹徒缓过神来,“咔嚓"一声,一副铮亮的手铐已经戴在歹徒的手上。随后,队员们迅速夺下了歹徒手中的手枪,取下了他身上的炸药包。

这次反劫持营救人质作战,RAID从受命、抵达、组织到实施,筹划得天衣无缝,充分显示出了特警队处理危急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受到了瑞士同行们的交口称赞。

5白衣特警

现代警察基本上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穿防弹衣、手持武器,与罪犯面对面进行斗争的武装警察;一种是穿白大褂,用仪器观察和捕捉与犯罪有关的一切细微痕迹的科学警察。

法国宪兵总部就编有这样一支配备有先进技术设备的科学宪兵队伍。在法国宪兵总部共设有28个研究处,这些处都属穿白大褂的科学宪兵建制,俗称“白衣宪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利用高科技对付日益猖獗且越来越隐蔽的恐怖犯罪手段。

无独有偶,法国警方也有一支由3个实验室组成的科学警察队伍,即巴黎警察总局科学警察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和麻醉品实验室。他们的任务是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从现场的蛛丝马迹中侦破重大案件。

巴黎警察总局科学警察实验室负责罪犯的调查、弹道学研究、笔迹和艺术品真伪鉴定。中心实验室负责爆炸、各类事故以及污染情况的鉴定。麻醉品实验室则负责各种毒品、毒物的鉴定。

科学警察装备有最新式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在犯罪现场提取各种痕迹,如子弹余屑、灰尘、纤维粒子、头发、体毛、血痕等等,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迅速取得科学证据。这些证据不仅能证实罪犯身份,还可以确定他在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犯罪环境。比如:案犯要跳跃围墙,他的衣服在墙上擦过,就会留下肉眼看不见的纤维;罪犯跳进花坛,即使他设法消除了自己的脚印,科学警察也会在他所乘坐的汽车上或他的鞋底上发现一星半点的泥土微粒;罪犯割开一块玻璃窗,虽然他未划破手指,但他身上肯定沾有微量的玻璃粉末;罪犯进入作案现场,他身上会带着其住处的灰尘、花粉及其他纤维等,在作案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遗留在现场….

这一切细微痕迹,经科学警察用各种现代手段加以分析,就足以得出可靠的证据。难怪有人说:科学警察犹如福尔摩斯手中的那把放大镜,能神奇地解开各种扑朔迷离的犯罪案件之谜。

在法国首都巴黎,一座直耸云天的摩天大楼里,一名西服革履的男士突然被侧后射来的两颗子弹击中,一头摔到在电梯前的平地上……

一辆警车带着刺耳的鸣叫声急驰而来,停在案发大楼门前,接踵而至的是一辆深褐色玻璃小型面包车。面包车门一开,4个身穿白色工作服、头戴白色塑料帽、脚蹬白色鞋袜的人鱼贯而出,他们就是前来取证的科学警察。

第一个白衣人手提一架微型摄录机,不停地拍摄整个犯罪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和细节。

第二个人提着一个神秘的“黑匣子",走进现场后,立即打开“黑匣子”,农出一个塑料瓶。塑料瓶的顶部配有灵敏度极高的吸水装置。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用吸水装置在死者身上的两处枪口周围提取微小的枪弹火药的微粒,然后把火药微粒立即送交电子显微镜进行分析,以便通过弹药的成份来确定子弹的口径和歹徒使用的枪种。

第三个白衣人手持一个强力吸尘器,用吸管在死者衣服上及死者周围的地上,来回地“巡扫”,并把吸取的尘粒按类别分存好。通过对这些尘粒的分析,可以确定死者被害前去过何地,曾与谁接触过,或者触摸过什么物体。

第四位白衣人用激光器对周围进行扫描,以获取其他现场痕迹。随后,他极小心地抬起死者的一只手,将其中一个手指放在指纹器上,提取被害者的指纹。

这些现场取证工作完成后,4个人迅速钻进面包车,开始进行技术鉴定。3分钟后,4位白衣人再次下车,把有关被害者的身份、职业、地址等情况,以及犯罪分子的有关情况交给在场的刑警侦缉人员,让他们以此为线索,作进一步的调查。

曾有一位英国名流男士,被一名妇女指控犯有强奸罪。那位男士自然矢口否认,而那位女性又提供不出有力的证据。万般无奈,英国警方只好求助于法国科学警察。

法国科学誓察从受害者遗弃多日的内裤上发现一点点斑迹,立即提取进行分析,证明是案后留下的内分泌液,其中有精液成份和体毛微粒。科学警察根据遗传基因原理作进一步分析鉴定,认定那位所谓的绅士就是罪犯。在铁的事实面前,他不得不低头认罪。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曾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情杀案。这起要案最终被破获,科学警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有一位名叫龚斯蒂的先生与巴莱尔夫人产生了恋情,他们都狂热地爱上了对方,决定彻底摆脱各自的伴侣。俩人先是合谋将巴莱尔先生枪杀,并巧妙地伪装成车祸事故。接着,龚斯蒂趁圣诞酒宴之机,给其夫人喝下了乙酷,并对外谎称她是暴病身亡。

警方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天下竟会有这种巧合的事,开始进行调查。不久,法医从巴莱尔先生的尸体上找到了弹头,确定他是被人谋杀,而不是因车祸亡命。在侦缉凶犯过程中,与巴莱尔夫人过往甚密的龚斯蒂作为重要的嫌疑人,自然受到警方的重点调查。可是龚斯蒂夫人已经死亡数月,难以查证。就在案件侦破陷入困境之时,巴黎科学警察被请到案件发生地。真相很快大白于天下,龚斯蒂夫人是被人用乙醚害死的,因为科学警察在裹尸用的塑料包中,发现还存有乙醚的挥发物。

这只不过是法国科学警察侦破案件的一些片断。其实,这支反恐怖战场上的后起之秀所创造的奇迹远远不止这些。

一辆豪华轿车平稳地行驶在夜间的街道上,冷不防迎头一阵弹雨使它瘫痪在人行道上,只见几名蒙面大汉手持自动武器,像发泄积年沉愤似地向车里的人疯狂扫射。转眼间,轿车和死者已被打成蜂窝状。科学警察片刻功夫,就能确定出罪犯使用的武器型号、弹种。

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倾刻之间被恐怖分子暗藏的炸弹炸得千疮百孔,惊恐不安的人群四散逃命,把现场践踏得一片狼藉,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寻找伤员,改变了现场。科学警察迅速到达现场,在一片残垣断壁之中找出爆炸物爆炸后留下的碎片。

偷运毒品已成为空前的国际“大旅游”。吸毒者手中的毒品不知经过几番辗转,几番加工。然而只要一包毒品到了科学警察手上,毒品产地、中转路线很快就能查个水落石出。

法国科学警察所取得的成就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有更多白衣特警部队活跃在反恐怖战场上。

6:80人的总统卫队

法国总统作为法兰西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其个人安危自然事关重大。为了确保总统的安全,1983年,法国正式组建了一支80人的总统卫队。为了争夺保卫总统这一至高无尚的荣誉,法国警察和宪兵之间争吵不休。法国的警察和宪兵分属内政部和国防部指挥,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眼责范围划分得不够明确,二者经常不和,甚至互相拆台。

开始,总统及政府要人的安全保卫任务是由警察负责的。但是,在1984年密特朗总统访问英国期间发生了炸弹风波。原来,一名法国警卫为了考验英国同行,在密特朗即将下榻的法国驻伦敦大使馆官邸花园安置了一枚炸弹,被英国警犬发现。事件查明后,密特朗在英国人面前大失脸面。回国后,密特朗对内政部和警察总局大发雷霆。这起恶作剧本来就使警方处于极为被动地位,哪知宪兵抓住此事大作文章,火上浇油。为了取而代之,法国宪兵又向警察下了个绊子。在密特朗的一次视察中,一名宪兵装扮成普通市民混进保卫圈,向密特朗献了一束鲜花,同时趁人不备,将一只空鞋盒藏在距总统很近的地方。第二天,不等警方说明事情真相,报纸上已经刊出了照片和文章。老谋深算的警方得知实情后,也不甘示弱。一次趁总统到军官学校参加毕业典礼的机会,设法在总统座椅下放置了一个空鞋盒,而这次典礼的会场安全保卫工作就是由宪兵负责的。

警方和完兵之间你来我往明争暗斗,甚至互相拆台,引起了法国政府的注意。为了平息两家的矛盾,确保总统的安全,法国政府亲自出面协调两家的关系,并决定由警察和宪兵联合组成一支总统卫队,由“国家宪兵干预突击队"赫赫有名的克里斯蒂昂·普多少校负责指挥。显然这等于夺了警方的权,警方自然难以接受,一气之下,宣布退出总统卫队。现在,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完全由宪兵负责。

总统卫队在执勤时,每人穿的都是颜色、样式完全一样的便服。为确保总统安全,他们通常在总统周围组成三道防护圈。

第一道防护圈由1人提着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防弹公文箱,跟在总统身边。还有3人排成“品”字队形,分别行走在总统的左右和身后,一旦发生意外,1名队员便立即趴在地上,另两名队员迅速将总统扑倒在那位队员身上。第二道防护圈距离总统约20米左右的地方,警卫人员时刻注视着人群,遇到异常情况,马上采取行动予以制止。

第三道防护圈在20米以外的范围,警卫人员分布在各个角落,每人都有特定的任务,各负其责。

法国总统无论走到哪里,卫队总是形影不离地跟到哪里。他们以高度的警惕性和严密的组织,出色地完成了警卫任务。